雖然垃圾郵件是很令人痛恨的東西,直到RSS的出現,也不用訂什麼電子報了,大家可以不怕留下Email而被亂丟垃圾,要看什麼資訊由訂閱者自己決定,也不用留下任何個人資料,這對於資訊的傳遞有了很大的突破,近幾年也因部落格的興起,使得RSS的應用又更為的廣泛,不過很多的部落格也難逃垃圾廣告的魔掌,Splog又是一個新的名詞,這是Spam(垃圾)再加上Blog的縮寫,意指駭客大量複製部落格文章及假的部落格網站。這就叫做垃圾部落格(Splog)。
iThome Online (2005/10/19) 一篇“ Splog熱浪侵襲 Google傷腦筋”也做了相關的報導:還有一種叫做部落格的垃圾(spam in blogs),就是大量的垃圾廣告在部落格裡留言跟回應,這倒是有很多不同的解決方法,有的Blog需要登入才能留言,不提供匿名留言,有的是要輸入驗證碼才能留言,這也可以避免大量spam。不管杜絕垃圾的技術如何提昇,我相信垃圾也會一直的進化。
根據專門偵測部落格文章更新服務的部落格搜尋引擎業者Technorati的統計,過去兩個星期在Blogger.com出現3.9萬個假的部落格,相較於同期新成立的80.5萬個部落格,Splog約佔了4.6%。
這些駭客是利用Google所提供的API(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;應用程式設計介面)機制來搗亂,原本Google的API機制是為了方便部落格用戶設計工具以自動創造部落格網站及文章,卻正巧讓駭客用來大量複製該站文章及部落格;駭客還在這些假的部落格中加上各種熱門搜尋關鍵字,只要使用者在Blogger.com上搜尋,這些假的部落格就會出現 在前幾筆資料上,創造點閱率,並透過Google的Adsense搜尋廣告機制賺取廣告費。
如果自己的部落格裡開始出現垃圾廣告也不用太難過,沒有糖那來的螞蟻,那代表自己的部落格還有人在看,我是還沒有開始使用驗證碼機制或是非匿名留言,不過最好不要有啟用的一天。
延伸閱讀:
Web 2.0後遺症 「垃圾部落格」風暴來襲
Splog熱浪侵襲 Google傷腦筋
Splog來襲!RSS讀者遭殃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請輸入您的留言,不回答匿名者的問題,可用電子郵件訂閱回應,可用 HTML 標記,例如 <b>, <i>, <a>